華羅庚
基本信息
主要成就
中國解析數論創(chuàng)始人和開拓者、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氏定理、華-王方法、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代表作品
堆壘素數論、數論導引、典型群、從單位圓談起、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優(yōu)選學
他是中國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和開拓者,被列為 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 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曾任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應用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名譽所長, 中國數學會 理事長, 中國科技大學 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 ,在矩陣幾何學、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解析數論、多復變函數論等諸多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也證明了歷史長久遺留的一維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 。代表論著為《 堆壘素數論 》《多復變數函數論中的典型域的調和分析》。 榮獲1956年中國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0年和 王元 共同獲 陳嘉庚 物質科學獎 。 為紀念華羅庚的貢獻,將一顆國際編號為364875號的小行星命名為——“華羅庚星”。彰顯著華羅庚為科學事業(yè)作出的不朽貢獻,更昭示著華羅庚高貴的精神品質萬古長青 。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華羅庚,1910年出生于江蘇金壇縣 的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以開雜貨鋪為生 。華羅庚自幼喜愛數學,常常因為思考問題過于專心而被同伴們戲稱為“羅呆子” 。1921年,華羅庚進入金壇縣立初中 ,因為家庭經濟困難, 華羅庚中學 畢業(yè)后又回家當店員了,只能一邊工作一邊自學。到18歲那年,初中時的 王維克 老師留學歸來,當上了金壇中學校長。王老師十分同情華羅庚,就請他到學校當了一名公務員,白天在學校干勤雜活,晚上在昏暗燈光下不停地學習數學,王維克盡心盡力地培養(yǎng)這位有著獨特天賦的數學奇才 。1924年,華羅庚初中畢業(yè)后,升入 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 ,因為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輟學回家的華羅庚,開始一邊幫著父親經營雜貨鋪,一邊頑強地自學數學他每天學習達10個小時以上,有時睡到半夜,想起一道數學難題的解法,也會翻身起床,點亮油燈,把解法記下來。經過5年時間的努力拼搏,華羅庚終于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 。
工作與科研經歷 1928年,華羅庚不幸染上傷寒病,全靠新婚妻子的照料才得以保住性命,但是卻落下終身的左腿殘疾。在貧病交加中,華羅庚始終沒有放棄數學研究,他接連發(fā)表了好幾篇重要的論文 ,1929年12月,華羅庚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施圖姆定理之研究》,這極大地鼓舞了他繼續(xù)研究數學的信心 。 1930年,19歲的華羅庚通過在上海《科學》雜志上發(fā)表的《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不成立的理由》一文,驚動了中國數學界,引起了時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 熊慶來 教授高度重視,被邀請到清華大學工作 。1931年,在熊慶來教授的幫助 下,華羅庚來到清華大學數學系,擔任一名助理研究員。他用1年半的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還自修了英文和德文,能用英文寫論文。在這期間,他在國際雜志上發(fā)表了三篇論文,被清華大學破格聘為助教 。 1935年,數學家 諾伯特·維納 (Norbert Wiener)訪問中國,他注意到華羅庚的潛質,向當時英國 著名數學家 哈代 極力推薦 。于是1936年夏,華羅庚得到中華文學教育基金會乙種資助金1200美元,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兩年之內發(fā)表了10多篇非常有價值的論文,并獲博士學位,在數論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 華氏定理,博得國際數學界的贊賞,引起國際數學界的高度關注 。 1938年,華羅庚訪英回到中國,在 西南聯合大學 任教授。此時正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華羅庚白天在 西南聯大 任教,晚上在在 昆明 郊外一間牛棚似的小閣樓里昏暗的油燈下進行研究。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他寫出了20多篇論文和厚厚一本《堆壘素數論》。1946年3月,華羅庚應邀訪問 蘇聯 。同年9月,應紐約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去美國講學,并于1948年被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聘為終身教授。1949年,華羅庚毅然放棄優(yōu)裕生活攜全家返回祖國 。 1950年回到中國,華羅庚到達北京,隨后擔任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中科院數學所所長等職,繼續(xù)進行數學研究,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熱情推廣優(yōu)選法和統(tǒng)籌法,解決了生產中的大量問題。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復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與開拓者。1956年,他著手籌建中科院計算數學研究所。期間他的著名學術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數函數論》,由于應用了前人沒有用過的方法,在數學領城內做了開拓性的工作,于1957年榮獲中國科學一等獎。中途還發(fā)現和培養(yǎng)了王元、 陳景潤 等數學人才,特別是他發(fā)現陳景潤更是數學界的一段佳話,他親自把陳景潤從廈門大學調到 中科院數學研究所 。1958年,他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設立“華羅庚大師講席”,在數學系設立了“ 華羅庚班 ” 。 “文革”開始后,正在外地推廣“雙法”的華羅庚被 造反派 急電召回北京寫檢查,接受批判。華羅庚憑個人的聲譽,到各地借調了得力的人員組建“推廣優(yōu)選法、統(tǒng)籌法小分隊”,親自帶領小分隊到全國各地去推廣“雙法”,所到之處,都掀起了科學實驗與實踐的群眾性活動,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1969年,華羅庚推出《優(yōu)選學》一書,并將手稿作為國慶20周年的獻禮送給了國務院。1970年4月,國務院根據周總理的指示,邀請了七個工業(yè)部的負責人聽華羅庚講優(yōu)選法、統(tǒng)籌法。1974年,被“中央文革領導小組”副組長江青在法家著作注釋會上公開點名,說他到20多個省市推廣“雙法”是“游山玩水”。1975年8月,在 大興安嶺 推廣“雙法”時,從大興安嶺采伐場地來到哈爾濱,積勞成疾,第一次患心肌梗塞。他昏迷了6個星期,一度病危。粉碎“四人幫”后,他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他多年的著作成果相繼正式出版 。 1978年,他被任命為中科院副院長并于翌年入黨 。1979年5月,到西歐作了七個月的訪問,把自己的數學研究成果介紹給國際同行 。同年當選為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 副主席 。1982年11月,第二次患心肌梗塞癥 。1984年又以全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85年4月,在全國政協(xié)六屆三次會議上,被選為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
因病逝世 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應邀到日本東京大學做學術報告,原定45分鐘的報告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延長到1個多小時。結束講話時,突然心臟病發(fā)作,不幸逝世,享年74歲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華羅庚的研究領域有多元復變函數、數論、代數及應用數學幾個領域。他是 中國理論 數學,如數論方面、代數與幾何、典型域等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與開拓者。其關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他與數學家王元提出多重積分近似計算的方法被國際上譽為“華—王方法” 。 華林問題及其推廣,指數和估計:對于哈代和李特伍德關于漸進公式 的結果進行了改進,提出“華氏不等式”,后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被稱為“ 華羅庚定理 ” ;系統(tǒng)研究了“華林—歌德問題”;將 維諾格拉多夫 方法用來處理塔利問題。他的兩個積分均值定理給予了巨大的技術進展,關于華林問題變體和華林—歌德-問題的研究,對于弄清圓法的力量與范圍都具有開創(chuàng)性 。 其他貢獻:在1942年得到關于將n分拆為不同整數之和的方法數目的一個準確公式;發(fā)表了有關歐氏除法的文章;用分析方法改進了布赫什塔布方法中篩函數的估計;從1959年開始,與王元合作 研究了在近似分析中如何用基于數論思想的可計算與 決定性方法 來盡可能取代統(tǒng)計學中的蒙特卡羅方法的問題,后被稱為“華—王方法” 。 體論:1950年左右,以極其簡單而直接的方法,接連證明了體論方面幾個驚人的定理,其中所證明的“體的每一個真正規(guī)子體均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被稱為“嘉當—布勞韋爾— 華氏定理 ”;1950年,證明了關于體的乘法群的一條重要定理:如果一個體不是域,則它的乘法群不是 亞阿貝爾群 。 群論,矩陣幾何學:早在1946年,華羅庚發(fā)表了關于典型群自同構的論文,確定了實辛群的自同構;1948年,確定了特征X 2任意域上辛群的自同構;與賴納(I. Reiner)確定了GLn(Z)和PGLn(Z)的自同構,成為環(huán)上典型自同構工作的開端。矩陣幾何是華羅庚創(chuàng)始的研究領域,首先研究的是復數域或實數域上各種類型的矩陣幾何,后將結果推廣到基域不一定交換的情形,并發(fā)現僅“粘切”這一概念就足以刻畫空間的運動群;1951年,證明了長方陣仿射幾何的基本定理,并導出了長方矩陣射影空間的基本定理,還確定了特征X 2的體上全陣環(huán)的若爾當同構,特征X 2,3的體上全陣環(huán)的李同構 。
典型域:典型域在多復變數函數論中具有重要性,華羅庚在1944年指出,各類典型域的研究可以歸結為矩陣幾何學的研究;1953年,首創(chuàng)用群表示論方法得出四類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借助于它,得到四類典型域的柯西核、賽格核、伯格曼核及泊松核等,將泊松核看作一個域的解析自同構群的元素的 雅可比行列式 。此后利用典型域的泊松核,與 陸啟鏗 建立了典型域的調和函數理論,并解決了對應的拉普拉斯-貝爾特拉米方程的狄利克雷問題。發(fā)現了一組具有與調和算子類似性質的微分算子,被國際上稱為“華氏算子” 。 其他工作:1954年,用初等方法證明了有界域的伯格曼度量的 黎曼 (Riemann)曲率R滿足:2-R為平方和,且在某種限制下有估計R\-n,對富克斯定理進行了改進;證明了常曲率的全純域可解析映為超球,推廣了單復變函數論中黎曼映照定理;與 林偉 、吳茲潛一起研究了兩個變數的線性偏微分方程組 。
主要論著 華羅庚是當代自學成才的一位蜚聲中外的著名數學家,一共發(fā)表學術論文150多篇,其中10部專著:《堆壘素數論》《指數和的估價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多復變函數論中的典型域的調和分析》《數論導引》《典型群》(與 萬哲先 合著)、《 從單位圓談起 》《 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 》(與王元合著)、《二階兩個自變數兩個未知函數的常系數線性偏微分方程組》(與他人合著)、《優(yōu)選學》及《計劃經濟范圍最優(yōu)化的數學理論 》,其中8部在國際上翻譯出版,被譯成俄、日、德、匈、英國文字,已列入20世紀數學經典著作,科普作品《優(yōu)選法評華羅庚塑像話及其補充》、《統(tǒng)籌法評話及補充》等,輯為《 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 》 。
科研著作 著作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從楊輝三角談起》,華羅庚著
1956年
科學出版社
《堆壘素數論》,華羅庚著
1957年
科學出版社
《數論導引》,華羅庚著
1957年
科學出版社
《多復變函數論中的典型域的調和分析》,華羅庚著
1958年
科學出版社
《指數和的估價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華羅庚著
1963年
科學出版社
1963年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77年
科學出版社
1978年
科學出版社
《二階兩個自變數兩個未知函數的常系數線性偏微分方程組》,華羅庚、與他人合著
1979年
科學出版社
《優(yōu)選學》,華羅庚著
1981年
科學出版社
以上資料來源于 。
學術論文 Study on Sturm Theorem
1929
Science
On incorrectness of Shu Jia Ju's paper
1930
Science
A Theorem of integral calculus
1931
Science
Generalization and trial of additive angles formula in trigonometry
1931
Science
On the hypergeometric functions of higher order
1934
Tohoku Math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tegers as sums of the cubic function (x3+5x)/6
1935
Tohoku Math
Geometries of symmetric matrices over the real field
1946
Dokl. Akad.Nauk SSSR(N.S)
Theory of functions of several complex variables. II. A complete orthonormal system in the hyperbolic space of hyperspheres
1955
Acta. Math. Sinica
Geometry of rectangular matri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real projective and non-euclidean geometry
1957
Sci. Sinica
Real congruence of matrices
1962
Zhong Shan Univ
Finiteness and infinity, discreteness and continuity
1963
Ke Xue Tong Bao
Harmonic analysis on unitary group
1964
Peking symposium Gen
Opening paper on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mixed type
1965
of univ. of Sci. & Tech
A note on simultaneous diophantine approxmations to algebraic integers
1977
Sci. Sinica
以上資料來源于 。
人才培養(yǎng)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48年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數理組)
1955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79年
法國南錫大學榮譽博士
1982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1983年
首屆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
1984年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
1985年
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
1990年
第三屆陳嘉庚獎物質科學獎(和王元共同獲得)
2009年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個人任職 華羅庚曾任第一、二、三、四、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中國民主同盟 第二、三屆中央常委,政協(xié)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 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 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數學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全國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等職 。
個人軼事
“長衫”變“短褂” 在華羅庚上學期間的早晨,全校師生一律脫去長衣,身著短裝登場做早操,無一例外。那時華羅庚喜在長衫外面,罩上一件黑色的短馬褂。那天,他姍姍來遲,可是靈機一動,不慌不忙地用雙手拎起長衫向上桶塞到馬褂下面,泛眼之間,長衫變成短裝,加入了早操的行列。不一會,做罷操,大家紛紛奔回教室穿衣以免著涼,而華羅庚卻悠然自得,不緊不慢地用雙手伸向馬褂下一挪動,長衫“原形暴露”,他斯斯文文地走向教室。如此一幕,前后經過不到二十分鐘,這不僅是“創(chuàng)舉”而且是很大膽的。當時韓大受校長看在眼里,火在心里,口中哺哺,顯得無可奈何,而同學們喀嘻哈哈,笑呼“羅呆子”有辦法 。
入迷數學 華羅庚初中畢業(yè)后被迫輟學回到金壇,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打算盤、記賬,顧客一走就又埋頭看書演算起數學題來。有時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顧客,甚至把算題結果當做顧客應付的貨款,使顧客嚇一跳,因為經常發(fā)生類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時間久了,街坊鄰居都傳為笑談,大家給他起了個掉號,叫“羅呆子”。每逢遇到急慢顧客的事情發(fā)生,父親又氣又急,說他念“天書”念呆了 。
妙聯趣事 1951年初,由華羅庚、 錢三強 、 鄧九章 等人組成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赴國外考察。在飛機上,有人以“三強趙韓魏”為上聯,要求征對下聯。“三強”是錢三強的名字,又指戰(zhàn)國時期遙雄并列的趙韓魏 三國 ,一語雙關,額為奇妙。華羅庚沉思片刻,對出下聯:“九章勾股弦”,“九章”既是鄧九章的名字,又是中國古代的一部以 勾股定理 為主要內容的數學著作,寓意雙重,堪稱絕句 。
人物評價 美國著名數學史家 貝特曼 著文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的院士。 ” 著名數學家 勞埃爾·熊飛兒德 說:“他的研究范圍之廣,堪稱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數學家之一。受到他直接影響的人也許比受歷史上任何數學家直接影響的人都多。 ”
著名數學家王元 說,從數學領域來說,大致分為兩個:一個是分析,一個是代數。絕大多數的數學家一般只在其中一個領域里做出貢獻,比如我自己,就是在分析方面。但華羅庚卻在兩方面都有很大的貢獻;另外一方 面,數學又分成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華羅庚也是同時在這兩方面都有很大貢獻 。 香港中文大學 授予華羅庚榮譽理學博士學位的贊詞是:“數學向來被尊為科學中的皇后,而數論,則更被尊為數學中的皇后,其地位之崇高,不言而喻。因此,有人認為以嚴格和簡潔著稱的數論,只宜屹立于高不可攀的學問巔峰,供人嘆賞,而不能攜入塵世,加以應用但我國的華羅庚教授,就正是能攀上數論峰巔,又能將這門學問應用于實際問題的罕有的數學家。 ”
后世紀念 1985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金壇縣中學”更名為“華羅庚中學” 。
1986年,為了紀念華羅庚教授,由中國少年報社(現為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社)、中國優(yōu)選法、統(tǒng)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中央電視臺青少中心等單位聯合發(fā)起主辦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這是全國性大型少年數學競賽活動 。
1991年,由 湖南 教育出版社捐資,與中國數學會共同主辦“華羅庚數學獎”,該獎是為緬懷華羅庚先生的巨大功績,激勵中國數學家在發(fā)展中國數學事業(yè)中做出突出貢獻 。 2006年11月,為緬懷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在華羅庚故鄉(xiāng)建成的華羅庚紀念館,12日上午舉行隆重的開館儀式。中科院、國家自然基金會、中國數學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院士、學者,以及華羅庚的海內外學生、生前好友、家屬、省市地方官員和各界群眾1000多人參加了開館儀式。新落成的紀念館內收藏了數百幅珍貴的圖片,全面完整反映華羅庚參加國際、國內重要活動。同時還展示了華羅庚生活、工作大量珍貴的實物原件:華老生前使用的衣物、手表、以及大量手稿、原件。華羅庚與愛妻吳筱元的骨灰將合葬于紀念館內。2007年成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1年獲評江蘇省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
2010年6月12日,紀念華羅庚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國政協(xié)主席 賈慶林 出席座談會。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方新、民盟中央副主席 李重庵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 胡和平 、 中共江蘇省委 副書記 王國生 分別發(fā)言。 全國政協(xié)辦公廳 ,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中國科學院,中共江蘇省委,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和華羅庚同志親屬、生前友好等出席座談會 。 2021年,由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于2008年2月29日發(fā)現的、國際編號為364875號的小行星,獲得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被正式命名為“華羅庚星” 。
《華羅庚》,王元, 江西教育出版社 ,ISBN:7-80077-415-5 《傳奇數學家華羅庚——紀念華羅庚誕辰100周年》(數學與人文 第2輯)
主編: 丘成桐 楊樂 季理真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0, ISBN:978704029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