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聲文(1911-1934),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zhèn)泥溝鄉(xiāng)(泥溝村)人。是泥溝鄉(xiāng)的革命先驅。

革命歷程

學生時期,張聲文接受新文化的教育和革命思想的薰陶,立志獻身革命。

1926年,年僅15歲就參加革命活動。

1929年冬參加中國共產黨。爾后,于普寧二中任文書,以職業(yè)作掩護,負責學校黨的組織工作。他發(fā)動校中進步青年配合大南山革命根據(jù)地開展革命活動,經常在晚間出發(fā)到附近鄉(xiāng)村張貼標語,召開群眾座談會,還協(xié)助紅軍,破壞敵人交通要道。

1930年,他領導二中的內宿生與偽普寧縣警衛(wèi)大隊進行了一場針鋒相對的斗爭。偽警衛(wèi)大隊竄擾大南山革命根據(jù)地撤退時,不敢在流沙過夜,強借二中住宿,同學們進行抗議斗爭,鬧得天翻地覆。警衛(wèi)大隊回縣城后控告二中負責人窩藏共產黨,勒令清查上報,學校被迫停辦。

1930年冬,張聲文于本鄉(xiāng)德育學校任教。他同少波、重仁一起于校內發(fā)起成立“新文藝研究社”,吸納學員30多人。研究社組織學員閱讀進步書籍,常由張聲文先作學習專題發(fā)言,再分組交流心得,探討革命理論,引導青年奔向革命。他們又組織“農民夜?!薄ⅰ皨D女識字班”,掀起群眾性學習革命理論和文化知識的熱潮。他編寫了近百首歌謠,如“來畔一點紅,早起即落田,割有二粒粟,擔去還富人”,供農民夜校和識字班學習。這些歌謠通俗易懂,傳播廣,影響大,直到解放后還在群眾中傳誦。

1933年他到大南山根據(jù)地工作,任潮普惠縣蘇維埃政府執(zhí)委、普寧縣委執(zhí)行書記。反動派把他當作政治要犯,懸紅1200銀元通緝。

1934年7月18日,他不幸被捕。敵人挖空心思,以地位、金錢和美人為誘餌,而聲文毫不動心。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寧死不屈。敵人妄圖利用聲文的家屬勸降,提出只要放棄信仰共產主義就可獲得自由,遭到他嚴詞痛斥;想誘逼其家屬繳納銀元1000塊,讓聲文指認監(jiān)禁的重大盜竊犯為共產黨人,當眾處決,他就可以免死。聲文鏗鏘有力地回答說:“真正的共產黨員絕不出賣靈魂,既被捕了,就只有為革命獻身,絕不茍且偷生?!甭曃牡暮迫徽龤馐箶橙嗽僖矡o計可施。

1934年農歷八月廿九日,敵人在流沙圩把聲文槍殺。當他走向刑場時,正氣凜然,昂首闊步,一路高呼:“打倒反動派!”,“共產主義必勝!”。犧牲時年僅2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