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死后,克藍麥成為英國改教運動(dòng)的推動(dòng)力。到這地步,克藍麥屈服了,他公開(kāi)承認教皇有權管轄英國教會(huì )。在這以前,克藍麥已經(jīng)被迫簽署了一份否認復原教主義的宣言。

人物介紹

克藍麥(Thomas Cranmer)

雖然英國改教歷史中,主要的角色都是政治人物,但其中有一位是教會(huì )圣職人員,這一位不遺余力地宣傳復原教主義。公元1532年,亨利八世指派克藍麥擔任坎特布里(canterbury)大主教;在此以前,克藍麥是劍橋大學(xué)的一位講道師;在歐陸旅行時(shí),他遇到教皇、皇帝以及路德派領(lǐng)袖們,這些人都加強他對改教運動(dòng)的傾向。

他對國家意識及改教運動(dòng)兩方面都有強烈的感受,以致全力支持亨利八世切斷教皇對英國教會(huì )的統治。亨利八世死后,克藍麥成為英國改教運動(dòng)的推動(dòng)力。在他的指導下,許多改革付諸實(shí)行,例如:圣餐時(shí),信徒可以同時(shí)領(lǐng)受餅和杯;教堂里取消圖像等。

為了強化改教運動(dòng),克藍麥特別從德國請到復原教領(lǐng)袖馬特(Peter martyr)和布塞珥(Martin Bucer)到牛津及劍橋執教。又因為許多圣職人員仍然照傳統羅馬方式舉行教會(huì )儀式,克藍麥在國王特許下,派遣「御用牧師」到各地游行講道,教導圣職人員,也教導一般百姓;我們記得,諾克斯就是被派的人之一。克藍麥同時(shí)也是「公禱書(shū)」與「四十二信條」的主要起草人。

公元1555年,他被羅馬革除教籍,而以紅衣主教波爾接他的空缺。到這地步,克藍麥屈服了,他公開(kāi)承認教皇有權管轄英國教會(huì )。但,瑪利仍一心要把他置之死地,并希望他在死前公開(kāi)表示放棄復原教主義,因為這樣,就能大大破壞改教運動(dòng)。在這以前,克藍麥已經(jīng)被迫簽署了一份否認復原教主義的宣言。他的死刑訂于公元1556年三月廿一日在牛津執行。就在行刑之前,克藍麥再一次得回勇氣,他把以前所有翻供與否認的事全部撤銷(xiāo),而以堅定的口氣宣告他的復原教信仰,同時(shí)戲劇性的道出自己在否認改教原則時(shí)的感受。在火焰中,他高舉那只曾經(jīng)簽署過(guò)否認宣言的手,直到燒成焦燼,火舌吞滅了他的全身。克藍麥終于以英雄之死殉道。

瑪利繼續血腥的逼迫,到公元1558年十一月七日她去世之時(shí)。在她統治下,大約有三百人被火燒死,她殘酷的逼迫,為自己換來(lái)「血腥瑪利」(B1oody Mary)之稱(ch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