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侯祠》是杰出的無產(chǎn)積極革命家董必武于1958年10月游覽成都武侯祠有感而寫下的詩作。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不凡的人格魅力和敬仰之情,寄托了詩人心底無限的歷史慨嘆。

中文名

游武侯祠

作者

董必武

出處

《董必武詩選》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創(chuàng)作地點

成都武侯祠

名句

武侯祠宇在,瞻仰致微忱。

情感表達

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不凡的人格魅力和敬仰之情,寄托了詩人心底無限的歷史慨嘆

創(chuàng)作年代

近代

作品原文

游武侯祠

武侯祠宇在①,瞻仰致微忱②。

淡泊緣情熱③,勤劬獨意深④。

蒼鷹神凜凜⑤,翠柏氣森森⑥。

時代將人限,徒為梁甫吟⑦。

注釋譯文

①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西晉末年十六國李雄為紀念蜀漢丞相武鄉(xiāng)侯諸葛亮而建造。祠內(nèi)古柏蒼郁,殿宇高大華美。

②微忱:千次。猶言微薄的心意。

③淡泊:恬淡寡欲。曹植《蟬賦》:“實淡泊而寡欲兮,獨哈樂而長吟。”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本墸阂驗?。

④勤劬:勤勞。

⑤凜凜:可敬可畏的樣子。

⑥森森:形容陰森岑寂。

⑦梁甫吟:樂府楚調(diào)曲名,現(xiàn)在存有古辭,寫齊相晏嬰以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傳為諸葛亮所作。

作品鑒賞

“武侯祠宇在,瞻仰致微忱?!边@兩句把詩人來武侯祠的動機和心情點出來:瞻仰歷史偉人諸葛亮以表達微薄的心意。頷聯(lián)概括詩人所敬仰的諸葛亮的品格和志趣:“淡泊緣情熱,勤劬獨意深。”前一句是說,諸葛亮的恬淡寡欲是因為他有統(tǒng)一中原的遠大志向?!堵≈袑Α肪褪撬@一志向的具體展示。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所說的“非淡泊無以明志”,更是這句詩的很好的注腳。最后一句與前一句的意思緊密相聯(lián):諸葛亮如此勤勉辛勞,是由于他思考謀慮得異常深遠。即是說,他所思考謀慮的,不是一般的問題,而是統(tǒng)一中原的大問題。諸葛亮畢生躬行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名言,不單是他忠君思想的反映,更滲透著他統(tǒng)一四分五裂的中國的巨大熱情與宏大志向。這兩句詩,就把諸葛亮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智慧”和“品德”的楷模的非凡的人格、品質(zhì)和志向,凝練含蓄、畫龍點睛地概括出來,足見作者藝術表現(xiàn)的深厚功力。頸聯(lián)是描繪、渲染彌漫于武侯祠內(nèi)的肅穆凜然的氣氛的:“蒼鷹神凜凜,翠柏氣森森。”蒼鷹神情凜然可畏,蓊郁的古柏氣氛森嚴,給人一種肅穆、敬畏的感覺。表面是寫祠內(nèi)氣氛,實則是寫人:烘托、渲染諸葛亮那充盈天地、使人肅然起敬的偉大人格和精神。前一聯(lián)是實寫,后一聯(lián)是虛寫;虛實相生,把諸葛亮超凡拔俗的人格、精神和詩人無限敬仰的情懷,凝練傳神、含蓄深沉地表現(xiàn)出來。尾句則是詩人對諸葛亮生不逢時的感嘆:“時代將人限,徒為梁甫吟?!笔翘囟ǖ臍v史時代限制了諸葛亮,空有“梁甫吟”那樣的不世才德,而難得充分發(fā)揮與施展?!巴綖椤眱勺?,寄托著詩人無限的歷史慨嘆。

作者簡介

董必武(1885~1975),字用威。湖北黃安人??箲?zhàn)時期,曾任中共與國民黨談判的代表,國民參政會參政員,長期駐留重慶。一九四五年作為中國解放區(qū)的代表赴舊金山參加聯(lián)合國會議。有《董必武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