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從喊破嗓子、甩開膀子、找對路子、做出樣子、開動腦子、邁開步子、耐住性子這八個方面對實干精神和實踐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其中,既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光芒,又有世界頂級成功學家的智慧結晶,更有全球著名勵志專家的思想精華,還有諸多學者、網(wǎng)友思維風暴的“實兵演習”,以及作者從軍二十余年的生活所感、人生之悟、工作所思、處世經(jīng)驗。
作者簡介
王曉,現(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軍官,終身慈善志愿者。崇尚實干、真干、用心干,踏實、扎實、務求實,先后十余次受嘉獎,三次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并榮立三等功,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服役銀質紀念章。
目錄
第一章 喊破嗓子: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談
說一千次不如去干一次
空談的結果是誤人害己
逃避問題就是逃避機遇
敷衍工作只會失去價值
成功屬于前瞻務實的人
流汗流淚才會永不流血
夢想最怕的就是等待和拖延
行動,讓想法更有價值
第二章 放下架子:在工作中打造自己的威望和專長
工作好不好,關鍵在領導
團隊行不行,就看前兩名
靠實干當好精神領路人
靠律己營造制度管人的氛圍
官腔、官樣、官氣,一個都不要
有為才有位,成績就是說服力
率先垂范,影響和帶動他人
第三章 甩開膀子:少琢磨人,多琢磨事
少說話多做事,越努力越有運氣
少做表面文章,多下時間練內(nèi)功
要干成事必須干實事
有真本事就不會有不公平
哪里都需要實干型人才
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檢討自己
干一件工作,出一個精品
越想放棄時越是要堅持到底
十年可以打造一個行業(yè)專家
第四章 找對路子: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做什么比你是什么更重要
力戒浮躁,千萬不能迷失方向
什么都想干,結果什么都干不成
心中有目標,行動有方向
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對
不斷提高你的抗干擾能力
在行動中成熟計劃
第五章 做出樣子:沒有結果,就是無效執(zhí)行
晚一秒鐘完成,就是執(zhí)行不力
堅決不當“窮忙”族
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
今天的事,就要今天完成
實干家都是“手快”的人
要結果更要速度
第六章 開動腦子:實干苦干更要巧干
身未動腦先行
思想的高度決定能力的大小
用巧勁而不是蠻勁
創(chuàng)新,每天都換一個大腦
積極思考,告別平庸
從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第七章 邁開步子:身后有狼,跑起來才能生存
多做一點不吃虧
卓越來自多做的那一點
把過去的成績變成今天的起點
機會是搶來的,不是等來的
每一次任務都是機遇
有多少付出才能有多少回報
第八章 耐住性子:成功是熬出來的,偉大是折磨出來的
先做好本職工作
甘于做平凡小事
要志氣不要怨氣
將軍大都來源于士兵
不急功近利,每一步都踏實
成功是干出來的更是熬出來的
后記:干,才是人生
序言
時光如河,歲月如歌,轉眼間從軍已經(jīng)二十余年。
在這二十余年中,我從一個農(nóng)村有志青年成長為了一個中校軍官;從一個行動拖沓懶散的普通人成長為了一個高效能人士:從一個桀驁不馴、自我意識強烈的年輕人成長為了一個具備高度團隊意識的優(yōu)秀軍人;從一個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短視者成長為了一個崇尚實干,能甩開膀子用行動證明自己的鐵骨錚錚的男子漢!
軍隊教給我的東西太多太多,讓我明白了許多也感悟了許多。這么多年來,不斷地有新的戰(zhàn)友走進軍營,也不斷地有戰(zhàn)友離開軍營走入社會,更不斷地有戰(zhàn)友成為典型的軍人企業(yè)家。同樣的軍營給了我們同樣的軍魂,當這種軍魂進入企業(yè)時,更多的碰撞產(chǎn)生了,更多的故事發(fā)生了。
那么,為什么有的人費盡千辛萬苦考上了軍校沒過幾年就選擇了轉業(yè),為什么有的人軍裝一穿就是一輩子?
為什么有的人離開部隊后不久就找到了一家不錯的工作單位,為什么有的人退伍一年了仍然賦閑在家?
為什么有的人轉業(yè)后到了事業(yè)單位甚至國家直屬機關,有的人卻選擇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或下海經(jīng)商?
為什么有的人退伍后成為了百萬富翁,有的人卻只能成為百萬富翁所開公司的一名小小保安?
為什么有的人進入企業(yè)后很快就能嶄露頭角平步青云,有的人卻十幾年如一日只能扮演一個小角色?
為什么有的大學生學歷很高卻畢業(yè)就面臨失業(yè),為什么有的年輕人沒上過大學卻在企業(yè)中干得風生水起?
為什么有的人滿腹學識一心想著出人頭地卻久久不能成功,為什么有的人看起來木訥呆板卻在無聲中取勝?
人與人之間本質上的區(qū)別并不大,但為什么同樣的道路,有人信馬由韁春風得意,有人卻疲憊不堪失魂落魄?有人說成功靠社會背景,有人說成功靠人際關系,有人說成功靠機遇,有人說成功靠性格,還有人說成功靠的是個人的行為習慣,答案不一而足,真可謂是見仁見智。但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決定成功與否最根本的因素,一個人能否腳踏實地、躬身實干,用心去干、巧妙地干,這才是能否折得成功桂冠的關鍵。
空談誤己誤國,實干興業(yè)興邦。沒有社會背景可以去修飾,沒有人際關系可以去維持,沒有干則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我從喊破嗓子、放下架子、甩開膀子、找對路子、做出樣子、開動腦子、邁開步子、耐住性子這八個方面對實干精神和實踐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有觀點、有故事,有思考、有總結,更有我從軍二十余年的生活所感、人生之悟、工作所思和處世之道。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談!我希望看到本書的你不僅僅是有所感悟有所啟發(fā),更重要的是精心實踐、長期堅持!躬身實干,你終會有所成!
后記
社會的飛速發(fā)展,讓人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找不到自己的目標、找不到自己的歸宿,更找不到自己的快樂,甚至連自己是誰、自己想干什么、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了……
孩子從一出生便被所謂的“愛”層層包圍,有父母的寵愛、有爺爺奶奶的嬌愛和姥姥姥爺?shù)膽T愛。于是孩子成了“小皇帝”和“小公主”,大人則成了圍著孩子轉的“仆人”。
學生認為學習是為父母而學,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父母應該給予的,而得不到的一切都是父母欠自己的,一旦滿足不了自己的要求就把所有的傷和痛歸結于父母,甚至動不動就威脅父母、傷害父母,這樣的“新聞”時常充斥我們的視野、刺激我們的耳朵,更刺傷著我們的心。
找不到工作,卻怪自己的爸爸不是“李剛”,不是努力去找工作,而是在抱怨和埋怨中混日子,更有甚者,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當起了“瀟灑”的啃老一族。
找到工作了,不是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埋頭苦干、腳踏實地、任勞任怨,而是偷懶耍滑、得過且過、牢騷滿腹,只求過得去、不求干得好,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只想占便宜不想去吃虧,把吃虧是福的古訓忘記得一干二凈。到頭未搞得是身心疲憊、精神恍惚,收入上不去、抱怨停不了,個人不快樂、家庭不幸福。
下崗了,埋怨政府不作為、自己沒背景、出身太低賤、朋友不幫忙、領導不關心、社會不容納,致使自己整天怨天尤人、渾渾噩噩、麻木不仁,如同行尸走肉,恰似木頭一塊。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這個世界怎么了?這個社會怎么了?現(xiàn)在的人怎么了?
病了。得的是只想收獲不想付出的病,是不想奮斗只講享受的病,是不想拼搏只想成功的病,是不想吃苦只想享福的病,是不冷靜思考卻牢騷滿腹的病,是不檢查自己卻到處責怪別人的病,更是一種沒有中國夢、沒有家庭夢、沒有個人夢的病,或者說是有夢但卻整天做“白日夢”的病。
病了,就要看病,老話說求醫(yī)不如求己,重要的是先自己好好看一下自己,檢查一下自己,重要的是先檢查一下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干,干而后能得。命由心生我作,運靠己求我改。一個人的命運是苦是樂、是富是貴,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靠爹靠娘不是好漢。
干,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