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圍繞從嚴管黨治黨、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等,提出許多富有創(chuàng)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治國理政的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

中文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

提出者

鄧小平

理論成果

提出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

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

意義

治國理政的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

來源

黨和人民長期實踐

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創(chuàng)的,也是建立在黨長期奮斗基礎上的,是由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接力探索取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使中國快速發(fā)展起來,使中國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來,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黨和國家的長期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1]

領導核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的事情要辦好首先中國共產黨的事情要辦好。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與國內外形勢發(fā)展變化相比,與黨所承擔的歷史任務相比,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黨組織建設狀況和黨員干部素質、能力、作風都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面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形勢的發(fā)展、事業(yè)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要聚精會神抓好黨的建設,按照樹立科學理念、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遵循客觀規(guī)律、注重實際成效的思路,切實把從嚴治黨的要求落到實處,使黨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戰(zhàn)斗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