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潼(1953年8月24日─2004年12月20日),男,本名賴西安,臺灣已故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及填詞人。

中文名

李潼

別名

賴西安

性別

出生日期

1953-08-24

去世日期

2004-12-20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臺灣花蓮

畢業(yè)院校

空中行專

職業(yè)

兒童文學作家及填詞人

定居

宜蘭縣羅東鎮(zhèn)

代表作品

天鷹翱翔

人物經(jīng)歷

李潼(1953~2004) 性別:男,少年小說家。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zhèn)。專業(yè)作家,空中行專畢業(yè)。1978年開始寫作,文體類別包含兒童文學、散文、小說、新詩、歌詞等,另外還有相關劇本、文學評論和報導文學的創(chuàng)作,不過最知名的還是兒童文學少年小說的作品。年輕時受楊弦,李雙澤唱自己的歌謠論調(diào)鼓舞,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chuàng)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同時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以《天鷹翱翔》、《順風耳的新香爐》、《再見天人菊》三部作品,連續(xù)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獎少年小說首獎。1987年、1988年以《恭喜發(fā)財》、《屏東姑丈》,獲得第十、十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同時也跨入成人小說的領域。1990年以《博士、布都與我》獲得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李潼致力為少年小說創(chuàng)作,其中以1999年圓神出版社出版十六本《臺灣的兒女》系列為最力著,其他重要作品尚有:《少年噶瑪蘭》、《望天丘》、《水柳村的抱抱樹》、《藍天燈塔》、《少年龍船隊》、《魚藤號列車長》、《瑞穗的靜夜》等。李潼也嘗試各種文體的寫作,如圖畫故事書、電視劇本,評論有《李潼的兒童文學筆記》、《少年小說創(chuàng)作坊:李潼答客問》。作品的質(zhì)與量,均為國內(nèi)兒童文學作家中罕見。由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書店發(fā)行的《兒童的》雜志發(fā)刊期間,李潼是該雜志每期卷首〈給兒童的話〉專欄的作者。《少年噶瑪蘭》一書還被譯成日文版,并由臺灣公共電視改編成動畫。1970年代時,臺灣校園民歌風行,李潼以本名賴西安發(fā)表填詞作品百馀首,其中的《月琴》、《廟會》及《散場電影》等最具知名度及代表性。2004年12月20日因癌癥於臺灣宜蘭家中病逝,得年52歲。

主要著作

李潼主要創(chuàng)作書目

No作品名稱出版者備注
1751天鷹翱翔書評書目出版社少年小說
2754順風耳的新香爐書評書目出版社少年小說
822順風耳的新香爐自立晚報社文化岀版部守護神出版少年小說
903順風耳的新香爐民生報社少年小說
885順風耳的新香爐太陽社(韓文版)少年小說
展開表格

獲獎情況

1.1980年以《外公家的牛》獲教育部文藝創(chuàng)作兒童散文獎。

2.1981年以短篇小說《漁港早市》獲中小學教師文藝創(chuàng)作研習營小說獎。

3.1984年以中篇少年小說《天鷹翱翔》獲第十一屆洪建全兒童文學獎首獎。

4.1985年以中篇少年小說《順風耳的新香爐》獲第十二屆洪建全兒童文學獎 首獎。

5.1986年以中篇少年小說《再見天人菊》獲第十三屆洪建全兒童文學獎首獎。

6.1986年以《大厝來的少年家》獲教育部文藝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獎。

7.1986年以《父親》獲臺灣省新聞處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獎首獎。

8.1986年以中篇少年小說《天鷹翱翔》獲臺灣地區(qū)行政機構新聞局金鼎獎推 薦優(yōu)良出版品。

9.1987年以《恭喜發(fā)財》獲第六屆洪醒夫小說獎以及第十屆中國時報文學獎 短篇小說評審獎。

10.1988年以《屏東姑丈》獲第十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11.1988年以歌詞〈再見天人菊〉獲臺灣地區(qū)行政機構新聞局優(yōu)良歌詞獎。

12.1988年以短篇少年小說集《大聲公》獲第二十三屆中山文藝獎。

13.1988以《古意等路》獲臺灣新生報散文獎。

14.1989年,中篇少年小說《再見天人菊》,獲第一屆優(yōu)良兒童圖書金龍獎以及 第一屆楊喚兒童文學獎。

15.1990年以中篇少年小說《博士?布都與我》獲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

16.1990年以短篇少年小說《帶爺爺回家》獲第三屆臺灣兒童文學獎少年小說 首獎。

17.1991年,劇本《屏東姑丈》獲新聞局優(yōu)良電影劇本獎。

18.1991年以《九九峰下之旅》獲青年日報短篇小說首獎。

19.1991年以中篇少年小說《藍天燈塔》獲第四屆中華兒童文學獎。

20.1991年以《開天書》獲青年日報散文獎。

21.1992年以小說《沈大夫的花房晚餐》獲教育部文藝創(chuàng)作首獎。

22.1992年以中篇少年小說《恐龍星座》獲上海少年周刊讀者票選「小百花獎」。

23.1992年,長篇少年小說《少年噶瑪蘭》,獲北京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二等獎和臺灣地區(qū)行政機構新聞局金鼎獎評審委員推薦獎。

24.1992年以《秋千架上的鸚鵡》獲海峽兩岸少年兒童文學獎少年小說優(yōu)等獎。

25.1992年以《水柳村的抱抱樹》獲海峽兩岸少年兒童文學獎少年童話優(yōu)等獎。

26.1992年以中篇少年小說《藍天燈塔》獲中國時報開卷專刊年度最佳童書獎。

27.1993年以中篇少年小說《少年龍船隊》獲第一屆九歌現(xiàn)代兒童文學獎首獎。

28.1993年以《虎姑婆與好姑婆》獲第六屆臺灣省兒童文學獎童話獎。

29.1994年以圖畫故事《迎媽祖》獲中國時報開卷專刊年度最佳童書獎。

30.1994年以童話《水柳村的抱抱樹》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

31.1996年以《蔚藍的太平洋日記》獲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兒童散文獎。

32.1997年以散文《蔚藍的太平洋日記》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33.1998年以散文《蔚藍的太平洋日記》獲臺灣地區(qū)行政機構新聞局金鼎獎推薦優(yōu)良出版品。

34.1998年以臺灣少年小說選《寂寞夜行車》獲一九九八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讀物獎──編著獎。(與桂文亞合編)

35.1999年,少年噶瑪蘭 (九十二分鐘動畫片),獲第三十六屆電影金馬獎最佳動畫片獎。

36.1999年,《臺灣的兒女》(系列少年小說) 十六冊,獲一九九九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讀物獎──少年小說創(chuàng)作獎。

37.2000年以《樹靈?塔》獲臺灣地區(qū)行政機構新聞局第六屆小太陽獎。

38.2004年,長篇少年小說《少年噶瑪蘭》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39.2005年,長篇少年小說《魚藤號列車長》獲入圍第三十屆臺灣地區(qū)行政機構新聞局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類最佳著作人獎。

40.2005年,長篇少年小說《魚藤號列車長》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41.2007年短篇少年小說《鐵橋下的鰻魚王》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42.2008年短篇少年小說《藍天燈塔》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43.2008年兒童散文《瑞穗的靜夜》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李潼作品被選為小學、初中、大專教材者

1. 散文〈迷你馬〉選入小學語文第七冊。

2. 小說〈臨時演員〉選入小學語文第八冊。

3. 短篇小說〈少年傀儡師〉選入中學語文選修本第一冊。

4. 散文〈瑞穗的靜夜〉選入中學語文必修本第四冊。

5. 短篇小說〈梳發(fā)心事〉選入幼獅版「大專語文選」。

6. 小說〈屏東姑丈〉選入幼獅版「大學語文選」。

7. 小說〈相思月娘〉選入「小說教室」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材。九歌出版社出版。

李潼作品被翻譯為韓文者

1. 中篇少年小說《順風耳的新香爐》 (宣勇翻譯),1987年於韓國「兒童文藝」連載,1991年由韓國太陽社出版。

2. 短篇小說《恭喜發(fā)財》(陳寧寧翻譯),韓國高麗苑出版。

李潼作品被翻譯為日文者

1. 短篇少年小說《帶爺爺回家》(河野孝之翻譯),刊登於日本兒童文學機關志三十九卷十二號。

2. 童話《水柳村的抱抱樹》(馬場與志子翻譯),刊登於日本小旗月刊。

3. 長篇少年小說《少年噶瑪蘭》(中由美子翻譯),日本橫濱株式會社出版。

4. 少年小說《大厝來的少年家》(中由美子翻譯),日本彩虹圖書室出版。

李潼作品被翻譯為英文者

1. 短篇小說《相思月娘》,刊登於THE CHINESE PEN NO.93。

2. 短篇小說《白玫瑰》,刊登於THE CHINESE PEN NO.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