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進昌,文化學者。作家,詩人,元上都歷史研究學者。筆名綠絲,余耕。男, 1948 年 2 月 27 日出生于山東半島聊城地區(qū)的杜莊村。齊魯平原的靈氣和內蒙古草原的大氣都使他深受其惠。1967年插隊到烏珠穆沁草原,曾主編知青報《站在最前線》。工作后主辦過多種機關期刊。

中文名

徐進昌

別名

筆名綠絲,余耕

性別

出生日期

1948-02-27

籍貫

山東聊城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半島聊城地區(qū)的杜莊村

畢業(yè)院校

內蒙古師范大學

職業(yè)

作家,詩人

代表作品

青青的草地

歷史學者

致力于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發(fā)起組建了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創(chuàng)辦了《上都文化研究》學術報,建立了元上都文化網,申辦了“上都文化”商標,為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作了積極的貢獻。是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長

1999年起,開始元上都遺址研究并有作品見諸報刊。2006年在個人文集《一片藍天》中《蒙元壯歌》輯首次提出并闡述了“上都文化學”,2009年又主編第一部《上都文化研究》專著,倡導“上都文化與上都文化學”,在文化界和史學界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文學寫作

熱心文化和文學事業(yè),積極參與多方面的社會活動,成為小有名氣的作家、詩人和文化學者。內蒙古草原文化學會理事。內蒙古通俗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長。錫林郭勒民族文化藝術遺產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錫林郭勒草原詩歌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員。北京《青年文化通訊》編委。《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雜志教育專家成員。1992 年被香港書環(huán)出版社列入《當代中國自學成才集錄辭典》。2005年中國文藝家創(chuàng)作協(xié)會、國際中華文化藝術家協(xié)會授予“中華當代杰出功勛藝術家”稱號。2007年入選《中國知名專家學者詞典》和《中國百年文學經典》。

八十年代寫了大量新聞、通訊、紀實文學,九十年代創(chuàng)作了大量散文、隨筆、雜文、詩歌、評論、報告文學,近幾年又在歷史文化研究方面多有建樹,成為頗有成就的作家、詩人和學者。1998 年由遠方出版社出版?zhèn)€人文集《青青的草地》,由著名作家賀敬之題寫書名。 2006 年又一部個人文集《一片藍天》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由著名作家魏巍題寫書名。編寫制作《大雁高飛頭雁領》《救活四個廠的實干家》等 6 部電視專題片,并在錫林郭勒電視臺和內蒙古電視臺播放。有書畫作品獲內蒙古“松鶴杯”三等獎。有多篇著作被選入《中華散文百年精華》、《民族的中堅》、《草原風》等作品集。

寫作觀:寫作是思想自由翱翔的廣闊天地。實話實說,是向社會坦言,也是守住自己。七分寂寞,三分成功,也許是常事。追求藝術是美,是享受,也許常伴苦澀。

作文是心聲,也是民聲,時代之聲。

主要著作

主辦《上都文化研究》學術報,主編第一部《上都文化研究》(蒙、漢)專著,出版文集《青青的草地》、《一片藍天》,制作電視專題片《大雁高飛頭雁領》、《救活四個廠的實干家》,寫作報告文學《跨上雙翼的神馬》、《歷史的腳步》、《托起明天的太陽》、《那片茫茫的草地》、《一個廠長不應該有的歸宿》,散文《走進草原》、《浪花》、《草原,我心靈的家園》、《親近南海》、《神圣的烏珠穆沁草地》、《生命的跨越》,詩歌《一條河》、《云飄香》、《雪姑娘》、《街頭樹禮贊》、《雜詠十一則》,論文《蒙元文化的多元性和歷史地位及其在當今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百年帝都成就了燦爛的上都文化》、《傾聽元上都遺址講述中華文明》、《元世祖的儒學思想和元代的文化流派》、《簡論成吉思汗對文化的關注與貢獻》、《元王朝完成大一統(tǒng)的過程》、《游牧文化在元代達到高度發(fā)展的水平》、《錫林郭勒文化的立論與思考》、《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學的立論與思考》、《元世祖忽必烈的儒學理念和對草原文化的影響》、《成吉思汗對宗教領袖的禮遇與精神價值觀》等。

已正式出版的作品:

2009年由內蒙古科技出版社出版

徐進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