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皮樹(shù)即構樹(shù),桑科,構屬,落葉灌木,單葉互生,花期4-月,果期5-6月。

中文名

谷皮樹(shù)

亞綱

金縷梅亞綱(Hamamelidae)

植物界

構樹(shù)族 Broussonetieae Gaud.

門(mén)

被子植物門(mén)(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又稱(chēng)木蘭綱。

別名

谷樹(shù)

蕁麻目(Urticales)

桑科(Moraceae)

亞科

桑亞科 Moroideae

構屬(Broussonetia)

谷皮樹(shù)

分布區域

在我國的溫帶、熱帶均有分布,不論平原、丘陵或山地都能生長(cháng)

形態(tài)特征

谷皮樹(shù)

落葉灌木。枝顯著(zhù)地伸長(cháng)而呈蔓生,有乳汁。單葉互生;葉柄長(cháng) l-2cm;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

長(cháng)3-13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有2-3個(gè)乳頭狀腺體,不裂或2-3深裂,上面綠色,被伏毛或近無(wú)毛,下面淡綠色,被細柔毛,邊緣有細鋸齒;基出脈3條。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為圓柱狀葇荑花序,長(cháng)l-1.5cm;雄花花被4裂;雄蕊4;雌花序為頭狀,直徑 4-6mm;雌花具短梗或近無(wú)梗,花被管先端有2-3銳齒;子房倒卵形,花柱近側生,柱頭線(xiàn)形。聚花果球形,直徑0.7-1cm,肉質(zhì),成熟時(shí)紅色。小核果橢圓形,表面有疣。花期4-月,果期5-6月。

分布范圍

在我國的溫帶、熱帶均有分布,不論平原、丘陵或山地都能生長(cháng),該樹(shù)種具有速生、適應性強、分布廣、易繁殖、熱量高、輪伐期短的特點(diǎn)。

主要價(jià)值

谷皮樹(shù)

【別名】谷樹(shù)、葡蟠、谷皮葉、女谷、紙皮、尖葉楮皮、冷丹藤、過(guò)里丹、丁字黃心羌、飛天龍、生藤臘皮樹(shù)、黃疸藤、不聞癥

藥材基源:構屬桑科植物小構樹(shù)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 et Zucc.,以根、根皮、樹(shù)皮和葉入藥。

采收儲藏:根、根皮春秋可采,切段曬干,樹(shù)皮春季采集,葉夏秋隨用隨采。

【性味歸經(jīng)】甘、淡,平。

【功能主治】

谷皮樹(shù)

根、根皮: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損傷,腰痛。

葉、樹(shù)皮汁:解毒、殺蟲(chóng)。外用治神經(jīng)性皮炎,頑癬。

【用法用量】根、根皮1~2兩;樹(shù)皮、葉汁外用適量,涂搽患處。

谷皮樹(shù)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